□本報記者劉方
  282萬元的廉價甩賣
  中國第一根火腿腸的生產者,洛陽春都以一種決絕的方式,辭別了火腿腸市場,甚至是肉類加工行業。
  12月8日,洛陽新春都清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春都公司”)商標權通過洛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轉讓標的包括新春都公司15個類別28個註冊號的“春都”及其相關註冊商標權,掛牌價282萬元。
  洛陽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出售的15類商標里,不僅有第29類,“罐頭、牛肉製品、水果、肉、烤雞、香腸、火腿、食用油、豬肉、肝臟”等等,還包括肥皂香皂洗發水、甚至有合成橡膠、合成樹脂等其他14類商標註冊,對於“春都”商標的保護可以說是立體全方位的。
  儘管“春都”已經黯然萎縮好多年,但從對商標周密的保護上,依然能看出來,商標持有人對這個品牌的感情和“春都”昔日的雄風。但依然保留在70後80後甚至90後記憶中的,那個“會跳舞的”春都火腿腸,已經不再生產。
  “商標轉讓後,原持有人將不能再以‘春都’這個品牌進行特定領域的生產。”九鼎德盛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保盈博士對記者說。
  “新春都清真食品公司已經早就不生產了,現在主要是處理一些遺留的資產問題,還有少量的人員安置問題”,12月16日,記者致電一位春都內部人士,他對記者說,由於洛陽市不允許在老城區內進行大牲畜的屠宰,“正大承接的那部分春都食品的資產已經搬到新城區,並且正大購買資產的時候,並不包括商標”。
  讓人唏噓的是,就在12月8日同一天,雙彙集團在漯河華麗舉辦三十年慶典,群賢畢至、冠蓋雲集;而在今年6月28日,第五屆中國行業標誌性品牌發榜“雙匯”以品牌價值355.86億排中國品牌價值500強第73位,並被評為中國行業標誌性品牌。
  今天的雙匯與春都,無疑是雲泥之別。但三十年前,它們都在同一起點上,1984年,河南省商務廳將十大肉聯廠下放給地市,這裡面誕生了後來名動天下的春都、雙匯、鄭榮。
  1986年,洛陽肉聯廠引進了日本的一臺火腿腸灌裝機,投資上馬火腿腸生產項目。1987年,中國第一根被命名為“春都”的火腿腸在洛陽誕生,並迅速在市場走紅。
  1992年,雙匯亦上馬火腿腸生產線。當年,雙匯火腿腸進京銷售的時候,春都一位高管說,“河南某一個不知名的小肉聯廠生產的火腿腸,在北京四道口四處叫賣,無人問津”。
  在之後的30年裡,這兩家競爭之激烈,完全不亞於今天的網易和陌陌、格力和美的。
  他們的案例,已經被各大商學院的MBA教程總結得太多,但毫無疑問的是,沒有偉大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失敗者各有各的故事,獲勝者一定是跟上了時代的步伐。
  “拯救春都”的艱難努力
  現如今,儘管“春都”火腿腸漸漸被人遺忘,但對於洛陽人來說,“春都”這兩個字本身就代表著複雜的感情,在洛陽,圍繞“春都”這個名字衍生出了好多新公司,諸如:春都賓館、春都洗浴、新春都生物製藥等。一位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這其實就是沾光,畢竟春都兩個字大家都知道。”
  自1986年生產出我國第一根西式火腿腸開始,春都曾以“會跳舞的火腿腸”紅遍大半個中國,市場占有率最高達70%以上,資產達29億元。然而,僅僅經歷幾年短暫的輝煌,這家明星企業便倏然跌入低谷。昔日車水馬龍、門庭若市的場面,只是春都人美好的追憶。而對於這一個曾經享譽全國的品牌,河南相關部門的拯救努力也從來沒有停止過。
  2005年前後,深陷泥淖的春都股份已到了無藥可醫的地步。
  為了保殼,2007年,河南投資集團對春都股份進行重組。置入了同力水泥,扭轉了春都股份摘牌的風險。而重組後成立的春都投資則邁上了艱難的品牌復興之路。
  2010年3月22日,總投資達5.6億元的春都食品工業園在一場春雨之中開工奠基。
  據公開資料顯示,落地於洛陽工業園區的春都食品工業園項目,占地285畝,總建築面積為19萬平方米。而規劃建設項目包括生豬屠宰分割、肉食品精深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冷藏配送連鎖專賣、科研開發等。
  根據產業規劃,工業園將實現年屠宰生豬140萬頭,年分割冷卻白條豬100萬頭,建成投產後銷售收入達33億元的規模。
  但在當時的品牌化競爭市場中,春都已經失去了在火腿腸產品中東山再起的機會。而在冷鮮肉市場上,在雙匯、雨潤、眾品等全國甚至區域競爭對手貼身肉搏之下,春都要想大有作為,也不現實。
  2013年2月2日,洛陽春都投資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河南投資集團在媒體刊登產權轉讓公告,轉讓價格為12100萬元,要求受讓單位一次性付清。最終受讓方是青島正大有限公司,該公司隸屬於泰國正大集團。
  2013年4月25日~28日,第十三屆中國糖酒會在鄭州會展中心舉行。
  春都在當日的會展上,重新進入媒體視野。然而展現在眾人面前的,不再是曾經引以為傲的火腿腸,取而代之的則是春都牌花生牛奶、春都牌核桃露等飲料。運營單位河南廣貿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梁慧珂告訴媒體:“泰國正大收購的只是春都的兩個舊廠區,但是,‘春都’商標的所有權仍歸河南投資集團。”
  這似乎是“春都”品牌在公眾視野中最後一次大規模亮相。
  之後的“春都”似乎只存在於人們的記憶里。
  那些遠去的品牌……
  在河南,存在於我們記憶中的上市公司的品牌,當然不止春都,在前一時期,豫商集團和重慶銀星置業震動資本市場的那場東方銀星控制權爭奪戰,其主角東方銀星的前身,就是冰熊股份。
  那個胖胖的白色萌萌的小熊標誌,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伴隨著冷藏車在大江南北穿行。上世紀90年代初期冰熊步入下坡路之後,當地政府對冰熊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並上市融資拯救冰熊,無奈用來自救的9760萬元資金,卻讓冰熊進一步“誤入歧途”。1998年冰熊年報顯示,有3100萬元募集資金已投入到了冷櫃生產線技術改造項目。而剩餘的大部分資金卻通過“炒股、買地皮、銀行收貸甚至輸官司等方式被截走了”。
  2000年,中國證監會發佈了冰熊由於連續3年虧損,被戴上了“ST”帽子,並限定於2001年年底扭虧為盈,否則“退市”的公告,當ST冰熊的“殼”終被重慶銀星俘獲後,“冰熊”留下的已經是一地雞毛。主業荒廢,實業資產已近爛掉,唯剩下多年經營培育的冰熊品牌。之後,“冰熊”這一商標被反覆轉讓,並屢起糾紛。至今,市場上仍然有“冰熊”的傳說,但比起如日中天的美的,這個品牌早已黯然淪落。
  “在商業中沒有什麼是必然的,他們崛起於一個狂熱的商業世紀,這個時代給予身處其中的人們太多的誘惑與想象空間,最好的與最壞的結局往往一體兩面。如果說跨越式的成長是中國企業勇於選擇的道路的話,那麼,如何在這樣的過程中盡可能地規避及消解所有的危機,則是一個十分迫切而必要的命題。”財經作家吳曉波這樣評價這些“敗局”。
  而在更多的時候,企業家們投身於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實驗,同時也承受著轉型社會註定難以避免的陣痛、煎熬和苦難。他們以自己的失敗為代價,記錄了一個時代所有的光榮、夢想與悲哀。
  因此,站在今天,透過遠去的春都,我們可以在看到成功收購美國最大的肉類加工企業史密斯菲爾德的萬洲國際已經在香港上市,而距離雙匯不足100公里的眾品食業引進邁入肉製品加工企業的第一方陣!  (原標題:春都:“會跳舞的火腿腸”黯然退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srxrlawgmh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